“大治,媽今天住院了。”正在村委會接待村民的張大治突然接到了妻子的電話。他急忙追問:“媽現(xiàn)在怎么樣?醫(yī)生怎么說?”“媽今天頭暈,摔了一跤,但沒大礙,醫(yī)生讓住院觀察幾天?!甭犃似拮拥脑挘瑥埓笾尉局男穆潘上聛?。
忙完工作,張大治與妻子微信視頻。電話那頭,77歲的老母親倚在病床上,對著手機親切地呼喚著他的乳名:“團子,扶貧工作很重要,你忙吧,沒甚事!”張大治哄著母親:“媽,我忙完這幾天的工作,就回去看你。你別心急,要好好聽醫(yī)生的話。”背過老母親,妻子安慰他:“家里有我呢,你甭操心!你身為第一書記,工作千頭萬緒,也要注意身體??!”聽著妻子這熟悉的話語,張大治更內(nèi)疚了,停頓了一會兒,他只“嗯”了一聲就掛掉了電話。
作為一名老黨員,當初帶著公司的重托,來到河曲縣單寨鄉(xiāng)瓦窯坡村當扶貧干部,張大治是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的。他在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了22年,一直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對于公司指派給他的每一項任務(wù),他都能夠一絲不茍地完成。他深知,公司選派他到河曲扶貧,是組織對他的信任,也是對他工作能力的認可。兩年來,他將瓦窯坡村當作自己的家,吃在這里,住在這里,用耐心和愛心,為全體村民謀福利、辦實事,一點一滴地改變著村容村貌,也贏得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2018年,張大治初入瓦窯坡村時,沒有說什么豪言壯語,憑借著公司對他的支持和對工作的滿腔熱情開展了工作,購置大型農(nóng)機具、發(fā)展種植項目、充實愛心超市商品、開展消費扶貧……瓦窯坡村67戶常住戶和縣城居住的12戶貧困戶,家家戶戶都有他走訪的足跡;通村公路和涵洞橋修建的工地上,到處都留下了他揮汗如雨的身影;自來水入戶、蓄水池建設(shè)、整村提升工程中他跑前跑后,想方設(shè)法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困難。
2月21日,張大治回到村里,全身心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家里人記掛著他的安危,對他一再叮囑,戴好口罩,好好待在屋里,盡量少出門。他回應(yīng)著,卻迅速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計劃,安排村口設(shè)卡,同時將買來的口罩和消毒液分發(fā)到了村民手里。
前段時間,女兒給他打電話:“爸,這次我高考的時候,你會回來嗎?”他說:“爸有空就回去陪你們?!闭f起女兒,張大治的心里有許多愧疚,在兩個女兒沖刺高考的關(guān)鍵時刻,他都缺席了。今年是決戰(zhàn)完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他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他來到扶貧村時作出的承諾,他要為當?shù)厝罕娮龊檬?、做實事,帶領(lǐng)村民走上致富路,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王 敏)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