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小長假將至,很多人已經開始規(guī)劃行程,訂機票,準備搭乘飛機去遠方踏青尋春。
一架民航飛機能沖向藍天,“腳”上先得有雙好“鞋”——民航輪胎。它們承載著整架飛機的重量,承受著高速起飛和降落的巨大沖擊力,默默守護著人們的旅程。那么,身負如此重要使命的民航輪胎由何制成?這雙“鞋”又是如何扛起“大塊頭”機身的?
復雜結構扛起“大塊頭”
與民航飛機龐大的機身相比,輪胎并不大,甚至可以用“迷你”來形容。以波音747-8為例,其機身長度為76.4米、翼展68.5米,最大起飛重量約440噸,而它的輪胎直徑僅在1.1米到1.6米之間。
“小身板”扛起“大塊頭”,離不開復雜結構和高科技材料的支撐。
民航輪胎和普通輪胎不一樣,它有保護層、氣密層等約17層結構。
比如輪胎表面的膠面,由特種材料膠和鋼絲制造而成,厚度僅20毫米。膠面內部的橡膠里,還添加了兩層補強簾布,使輪胎能夠承受高強度的工作。
民航輪胎內部還有一層氣密層,通常由氣密性優(yōu)異的氯化丁基橡膠或溴化丁基橡膠制成,能夠有效防止輪胎內部的壓縮氣體泄漏,保持輪胎的氣密性。氣密層位于輪胎的最內側,是無內胎輪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保持充氣壓力,還可以保護輪胎內部的一些重要區(qū)域如胎體及帶束層等。
在輪胎的兩側,還有一層由尼龍布制成的緩沖層。其主要作用是為輪胎內部以及表面提供防護,使輪胎在使用過程中免受損傷和沖擊,同時也有助于分散輪胎在著陸和起飛時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民航輪胎的多層結構和特殊材料使其能夠承受飛機在起飛、降落和滑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極端環(huán)境。它不僅要承受飛機的巨大重量和高速行駛帶來的離心力,還要應對跑道上的摩擦、高溫以及低溫等。
新技術提升自給率
在民航輪胎的制造中,高標準橡膠是關鍵。這種橡膠需具備在低溫下保持柔韌、高溫下維持強度的特性,同時還要有極高的抗沖擊性和耐磨性。
天然橡膠是民航輪胎的主要成分,憑借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和穩(wěn)定性被廣泛使用。然而,天然橡膠的產地主要集中在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在這一領域長期依賴進口。
近年來,我國在民航輪胎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如今,我國不僅在天然橡膠輪胎制造上實現(xiàn)規(guī)模量產,還在仿生合成橡膠研發(fā)上實現(xiàn)突破。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通過模仿天然煙片橡膠的精細結構,在合成橡膠分子鏈上以特殊方法嵌入蛋白質和磷脂,攻克了連續(xù)聚合工藝和工程技術,制備出批量化仿生合成橡膠,其關鍵性能、指標已經達到進口特級天然橡膠的水平。
除此之外,2024年11月我國首條規(guī)?;窈捷喬ドa線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建成投產。該生產線由中國中化旗下桂林藍宇航空輪胎發(fā)展有限公司建設。
“該生產線采用工業(yè)4.0標準,具備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每年可生產10萬條高性能輪胎?!惫鹆炙{宇航空輪胎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陸恒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未來,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我國民航輪胎的自給率有望逐步提升,進一步保障民航運輸?shù)陌踩c穩(wěn)定。
“我們期待,這雙‘鞋’能承載更多的希望與責任,為人們的每一次出行提供堅實保障。”陸恒玉說。(何 亮)
(責任編輯:蔡文斌)